加微信咨詢
高企咨詢:0731-83972977 / 17707316318 項目申報咨詢:0731-83972977 / 17773105608
分公司
博納瑞特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關于舉辦“2023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的通知

文章出處:湖南專利申請 人氣:- 0 發表時間:2023-05-26 14:17:57 作者:博納瑞特

關于舉辦“2023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及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場景創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場景創新驅動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和產業化問題,進一步激發人工智能領域原始創新活力,2023年4月—12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決定聯合主辦“場景驅動 數智強國--2023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大賽以習近平二十大報告精神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目標,準確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秉承“行業引導、政府支持、市場機制、產業落地”的辦賽理念,圍繞“以賽助研、以賽促評、以賽定標、以賽引才、以賽創業”的使命任務,聚焦面向高端高效智能經濟,構建安全便捷智能社會,實現綠色健康智能生活,推進國家智能科創,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大需求,助力人工智能企業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賦能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二、賽事總體安排

  大賽采用“開放專題”和“揭榜掛帥”兩類競賽模式,按照選拔賽、晉級賽和總決賽三級賽制進行比拼,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項目參賽。通過網絡選拔、重點推薦、行業晉級、路演比拼、科獎嘉年華等重點環節角逐,擇優競選總決賽獲獎項目進入《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優秀案例目錄》。請符合參賽條件的單位或團隊選手統一登錄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官方網站(網址www.cicas.cn)報名參賽。

  1. 開放應用場景專題賽。按照人工智能領域五大專題賽道應用場景的未來技術與產業分布,結合推薦申報單位的建議,充分考慮各地戰略發展、資源優勢、產業生態、經濟體量等各類要素,并考察舉辦地的組織執行能力,最終確定相關應用場景專題賽的承辦機構和舉辦城市。大賽方案請詳見附件1。

  2.“揭榜掛帥”產業命題賽。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新興產業培育,聯合大型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或園區、各重點實驗室等共同發起產業命題賽。組委會協助發榜單位梳理核心技術需求,組織命題單位和評委對參賽揭榜項目進行賽題選定、標準評測、項目路演、產品展示等現場競技比拼。大賽方案請詳見附件2。

  三、組織機構

  1.參與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廣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深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18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承辦單位: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辦公室

  2.大賽組織委員會

  大賽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協辦單位及支持單位共同組成大賽組織委員會。組委會辦公室設在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負責指導和組織大賽相關工作。大賽秘書處及運營機構負責各項工作具體執行。

  組委會其他參與單位和秘書處執行機構名單詳見大賽官網(同上)。

  四、工作要求

  1.各地認真組織人工智能學會、協會(聯盟),各高校院所、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和科技管理部門開展推薦工作,做好大賽宣傳發動,確保參賽團隊充分了解大賽、積極參與大賽。

  2.專題賽和命題賽的組織單位要不斷完善和規范賽事評審工作制度和流程,采取創新工作模式組織賽事,確保比賽公開、公平、公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3.請地方人工智能機構和各地科技管理部門及時建立推薦專家信息庫,邀請工程應用領域的戰略專家、行業專家、金融投資專家和企業技術專家等進入大賽專家評委庫。

  4.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所在的科技管理部門、國家高新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人工智能產業園等要積極宣傳大賽,認真做好賽事組織推薦,為參賽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并完善對參賽團隊的長期跟蹤和服務機制,推動應用場景技術對接和創新創業項目落地轉化。

  五、服務政策

  大賽組委會將根據具體情況為優勝企業提供以下服務:

  1.場景合作。通過主辦博覽會、媒體宣傳、應用場景嘉年華等方式,做好優勝產品推介、市場驗證和應用場景落地示范。支持獲獎項目參與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梯度培育、CQC技術能力評級,獲獎企業優先參與應用場景算法標準編制、研究咨詢報告發布。

  2.擇優推薦??倹Q賽獲獎項目進入《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優秀案例目錄》,優先推薦科技部“全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評價參考。

  3.成果轉化。獲獎項目優先競選“全國人工智能 100 強高價值應用示范企業”和“全國人工智能最佳商業投資應用場景項目”。對接國內領先的證券、基金等資源,發起設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基金”或“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參賽項目應用落地。

  4.產業賦能。鼓勵命題賽或專題賽的承辦城市優先開放大數據及應用場景給項目團隊。獲獎項目作為“優秀案列”進行重點推廣和對接關鍵資源,經過實地考察合格,優先認定地方創業領軍人才或進入答辯、招商例會等綠色通道,享有優厚的政府獎補資金。

  5.創新激勵。組委會開通申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技獎勵的“綠色通道”,對獲得全國晉級賽一等獎以上項目優先提名進入“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會評。優先對最佳組織單位或帶隊老師頒發“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領航者”證書。

  六、聯系方式

  1.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組委會秘書處

  聯系人:王潔

  電話:0512-62927273  郵箱:wangj@cicas.cn

  2.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

  聯系人:趙丹

  電 話:010-58882048

  郵 箱:zhaodan@istic.ac.cn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

  附件

  1. 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開放專題賽方案.docx

  2. 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揭榜掛帥”產業命題賽方案.docx

附件1:

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開放專題賽方案


  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設開放專題賽(含國際參賽項目)?,F將實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參賽項目類型

 ?。ㄒ唬┐蛟旄叨烁咝е悄芙洕膽脠鼍皩n}賽道

  1.智能農業場景:面向智能農業生產管理應用需求,構建農田/土壤/動植物生理自適應感知、病蟲害識別預測、無人機植保、農業物聯網監測、農業知識智能問答、大田作物/蔬菜全程無人化作業、設施農業智能管控、畜禽智能化養殖與行為監測、農產品智能分級、網約農機社會化服務、群體實時協作、智能農場大腦的規?;鳂I、農業地理信息引擎、橡膠樹割膠、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全產業鏈數字化管理、鄉村智慧治理等場景。

  2.智能港口場景:面向港口大型碼頭泊位、岸橋管理以及堆場、配載調度等應用需求,實現智能碼頭機械化、數字孿生集成、生產時空管控、船舶自動配載、自動作業路徑規劃、集裝箱管理及泊位優化、水平運輸車輛、港口無人駕駛運輸等場景。

  3.智能礦山場景:面向井工礦和露天礦智能化挖掘等應用需求, 運用人工智能、新型地下移動無人平臺系統、5G 通信、基礎軟件、數字孿生等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術,建成礦山“數字網聯、無人操作、智能巡視、遠程干預”的常態化運行采掘等場景。

  4.智能金融場景:面向商戶信易貸、大數據金融風控等應用需求,構建信創原生容器云平臺、智能防干擾柜臺對講系統、企業智能征信、虛擬電子貨幣、智能反欺詐、智能金融營銷、智能金融客服、智能客服、智能輔助審核、營銷平臺等場景。

  5.智能海洋漁業場景:面向智能網箱、遠海無人化基地、網箱平臺機器人、無人值守平臺等應用需求,建立智能漁業監測、網箱清洗、遠海安全智能、水下機器人、智能養殖、無人艇、遠海無人化加工等場景。

 ?。ǘ嫿ò踩憬葜悄苌鐣膽脠鼍皩n}賽道

  6.智能環保場景:面向生態環境智能監測、“天地一體”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大氣污染防治應用等應用需求,打造高密度物聯網感知監測、智能水務傳感器、無人機器自主巡檢、土地蒸騰率測量、水質實時監測、水環境污染溯源、垃圾智能分揀、海洋漁區漁情監測、海洋氣象災害預警等場景。

  7.智能教育場景:面向學習認知狀態感知、智能評測、無感知異地授課和學習研討、自適應學習推薦等應用需求,構建虛實融合與跨平臺支撐的 AR/VR、在線課堂、互動課堂、虛擬課堂、虛擬仿真實訓、虛擬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學資源建設、校園、個性化學習系統、智能考評應用、考場、智能校園管理、智能課后服務等場景。

  8.智能交通場景:面向全息感知的交通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等應用需求,建立城市交通智能管控、城市低空空中交通管理、無人機飛行控制、智能航運技術、智能擺渡接駁配送、交通大腦、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數字孿生交通、交通節能控制、韌性交通、公交、道路、停車、服務,交通基礎設施運維、自動駕駛出行、磁浮交通智能控制、軌道交通智能運維等場景。

  9.智能司法場景:面向“數字法治、監獄”的應用需求,運用情感計算、超掃描、心理行為范式測量、深度學習、非結構化文本語義理解、裁判說理、分析推理、風險智能識別等技術,建立庭審筆錄自動生成、類案智能推送、全案智能量裁輔助、裁判文書自動生成、案件卷宗自適應巡查、自動化審判質效評價與監督、法律智能、可解釋性深度學習應用、機器閱讀理解裁判文書、定量分析案例、法律罪名預測、可解釋性模型設計、法律判決智能化輔助、入監適應性評估、在監風險性評估(如抑郁、自殺、攻擊)、親情會見、頑危犯管控、出監再犯風險評估等場景。

  10.智能安防場景:面向社區、園區、城域等大時空范圍的應用需求,建立重點人員監控、異常行為發現、新冠流調、嫌疑人員/車輛追蹤與線索發現與追蹤、走失老人/兒童/失智人員找回、城域治安態勢、生產過程現場安全管控,實現安全高效生產、生產規程監控報警等場景。

  11.智能森防場景:面向基礎空間數據庫、林業專題數據庫、防火數據庫的應用需求,建立衛星高空遙感圖像、無人機低空遙感圖像、高點攝像頭圖像、全空間尺度融合監測體系、無人機巡查和高點監控、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實現火情的智能識別、視頻自動監控、煙火準確識別、火點精確定位的防火監測預警“一點多用”的多源數據融合等場景。

 ?。ㄈ崿F綠色健康智能生活的應用場景專題賽道

  12.智能養老場景:面向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應用需求,針對智能物聯網、智能交互、多模態識別、優化決策、風險預警、健康管理方面的痛點,建立設計包括但不限于體征監測、遠程監控、主動報警、貼心關懷、人體感知、飲食、慢性病輔助治療等場景。

  13.智能駕駛場景:面向車端與路端信息融合、車端與車端直接通信、超視距信息共享、車路云一體化的協同決策與控制等應用需求, 實現高速公路無人物流、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網聯公交車、自主代客泊車、功能型無人車自動清掃巡檢、封閉園區自動巡檢車等場景。

  14.智能助殘康復場景:面向運動功能障礙患者、腦卒中患者、康復病人的大數據生理監測等應用需求,打造智能康復技術、患者情緒感知、老年人智能陪護、面向殘疾人的智能神經義肢技術、運動意圖智能識別等場景。

  15.智能家居場景:面向云側智能決策和主動服務、場景引擎和自適應感知等應用需求,打造家庭互聯、建筑智能監測、產品在線設計、主動提醒、人形機器人、家庭智能養老設施設備、養老服務機器人、食品健康管理機器人、智能烹飪機器人、廚房、高品質智能飲水系統、健康管理、零售操作、全屋一體化智控覆蓋等場景。

  16.智能社區場景:面向未來社區、鄉村治理等應用需求,建設數字農房、無人配送、社區電商、數字餐廳、智能老年照護、智能家庭服務、居家智能監測、服務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應用、隱私計算與安全等場景。

 ?。ㄋ模┩七M國家智能科創需求的應用場景專題賽道

  17.智能生物計算場景:面向分子表征、分子性質預測、分子生成與優化等應用需求,打造 3D 分子預訓練、多模態分子表示學習、小樣本few-shot 學習、化學元素知識圖譜構建、知識圖譜表征學習、蛋白質結構預測、蛋白質功能預測、蛋白質定向進化、結合位點識別、基于結構的藥物設計、合成路線設計、分子對接、物理化學規律約束的神經網絡等場景。

  18.智能網安場景:面向人工智能視頻、圖像、音頻、文本信息的偽造檢測和抗偽造等應用需求,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和供應鏈安全防護和物理世界應用算法對抗,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的脆弱性評估、數據集污染檢測、魯棒性增強、決策解釋等場景。

  19.智能遙感場景:面向基于衛星、無人機或地面移動測量設備等遙感平臺對地物探測與分析的應用需求,利用可見光、紅外、SAR、高光譜與LiDAR 等傳感器數據,實現智能化的多源信息融合、目標檢測識別、地物分類、變化檢測和三維重建等關鍵技術,應用于國土資源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災害預警防護、海洋漁業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設等場景。

  20.智能能源場景:面向新能源功率預測、電力智能調度、負荷側管理、儲能等應用場景,構建發、輸、變、配、用、儲的全流程能源生態體系,基于智能感知、衛星遙感、能源大模型、人機控制、智能機器人、元宇宙等技術提供全要素感知、數據分析挖掘、虛實融合的能源智慧交互等服務,實現源網荷儲協同互動、負荷側需求智能響應、狀態全量感知、新能源功率預測、衛星數據監測、儲能調度運行、智能分析預警、多模態缺陷診斷、輔助決策建議、自適應立體巡檢、生產安全評價、人機交互控制、樓宇與廠礦的能源管控新型智能能源、變電充電、低碳出行、家庭用電管理等場景。

  21.智能醫療場景:面向人工智能可循證診療決策醫療等應用需求,建立規?;尼t療知識圖譜、醫療領域數據知識庫、多智能體協同會診、大規模醫療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無創基礎體征監測、醫院、互聯網醫院、醫療設備管理、遠程虛擬手術室、生物醫藥研制及醫療器械開發、醫療影像、病理圖像、智能輔助診療、健康管理、醫??刭M、用藥審核、數字療法、智能醫健、數基生命、細胞圖譜、智能藥物發現與設計、合成生物學、人工生命、生物特征識別、分子層面多組學數據等場景。

  22.智能科普場景:面向科普場景建設中人工智能技術和元宇宙等新技術融入的需求,基于中小學各綜合素質教育中心、社會科技軍事歷史展館和高??萍紙鲳^為建設基礎,運用智能情感培養、智能數智人重構、智能圖片生成、智能3D模型、智能情景對話等方面技術,綜合虛擬現實場景,建設國防、生命、宇宙、海洋、信息、環境、地球、材料、能源、生物、交通、航空等領域的智能科普場景。

 ?。ㄎ澹┵x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應用場景專題賽道

  23.智能企業場景:面向工業生產智能一體化應用、智能制造、工業大腦等應用需求,實現機器人協助制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離散制造業工廠生產調度、參數控制、控制與決策一體化、設備智能診斷及系統智能運維、數字孿生、智能控制、智能巡檢、智能決策、智能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管控、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生產智能監測、能碳管理與優化、全流程質量追溯等場景。

  24.智能營銷場景:運用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廣告投放優化、效果評估、反欺詐、社交媒體營銷、營銷內容管理、客戶運營管理、消費者洞察研究、消費者隱私保護與數據應用安全等場景。

  25.智能供應鏈場景:面向人機交互、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與自動規劃、邏輯推理等應用需求,實現智能物流終端調度系統、智能倉儲、倉儲機器人智能裝卸、智能配送物流、自動分揀、冷鏈運輸環節, 推進人機交互、反向定制、需求預測與售后追蹤,以及“三無技術”(即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應用等場景。

  26.智能傳媒場景:面向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媒體融合往縱深發展等應用需求,建立價值觀認知計算、內容審核與風控、推薦算法測評、用戶畫像挖掘、輿情監測、網絡空間治理、社交網絡引導語音識別、智能翻譯、自然語言理解、虛擬主播(數字虛擬人)、多模態合成、智能剪輯、智能內容審核、智能即時新聞生產、智能推薦、沉浸式媒體、內容深度鑒偽、智能與情分析與挖掘等場景。

  27.智能文創場景:面向寫詩、作畫、譜曲等文藝創作的應用需求,建立圖像、語音和文本識別和生成、設計,包括但不限于應用人工智能介入文藝創作活動等場景。

  28.智能博弈場景:面向數字文創、電子競技、機器博弈、智力競賽、模擬仿真等應用需求,運用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監督學習、遷移學習、課程學習、模仿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方法,通過對狀態空間、動作空間、決策空間、回報機制、不對稱信息、泛化機制等方面的設計與建模,實現智能體博弈、路徑規劃、路口交通燈調度、倉儲物流調度、機器人控制等場景。

  參賽項目團隊應認真了解和把握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發展要求,結合以上專題賽道場景分類及項目實際,合理選擇參賽場景項目類別。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場景創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選擇相應參賽場景類型。

  二、參賽方式和要求

  1.本賽道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和跨企業組建參賽團隊,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2.按照參賽專題賽道場景,分為高校種子組、企業天使組、企業成長組三個組別。具體場景賽題詳情,請見官網。

  3.所有參賽材料和現場答辯原則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語言需求,請聯系大賽組委會。

  三、賽組別和對象

  根據參賽申報人或創新創業團隊所處階段,項目分為高校種子組、企業天使組、企業成長組,并按照五大專題賽道所屬應用場景設置參賽項目類型。

  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一)高校種子組

  1.參賽團隊和項目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

  2.參賽團隊限1-5人(含1名項目負責人),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及成員均須為普通高等學校(院所)在讀???、本科、碩博研究生,專業不限,并邀請至少一位本校在職指導老師。

  3.項目或團隊在創新成果轉化、技術商業應用和市場推廣頗具潛力。

  4.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參加本組比賽,須持有科技成果轉化登記證書。

  (二)企業天使組

  1.參賽項目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未滿5年(2019年5月1日及以后注冊)。

  2.參賽團隊限3-15人(含1名項目負責人),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且為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為國內外高等學校(院所)研究生畢業。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3.主要創辦人至少有兩名核心團隊成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短期內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4.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30%,參賽團隊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51%。

  (三)企業成長組

  1.參賽項目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5年以上(2019年5月1日前注冊)。

  2.參賽團隊限3-15人(含1名項目負責人),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且為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3.參賽項目具有成熟的產品、商業模式,以及較強市場競爭力,已實現1000萬元以上銷售收入,或累計融資額超過3000萬人民幣。

  4.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20%,參賽團隊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20%。

  四、賽程設置

  1.參賽報名(2023年5—7月)。各推薦單位和參賽團體組織報名參賽。參賽團隊通過登錄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服務網(網址為www.cicas.cn),或微信公眾號(名稱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任一方式進行報名。報名系統開放時間為2023年5月6日24:00,參賽報名截止時間7月6日24:00。

  2.選拔賽(2023年7—8月)。組委會負責組織形式審查,在審查參賽項目信息完整性和合規性基礎上,邀請評委采用初篩、網評、客觀評估等選拔方式,產生優勝企業或項目。鼓勵行業龍頭企業或科創企業聯合承辦“揭榜掛帥”產業命題賽。按照選拔賽要求,應在8月6日24:00前完成推薦項目選拔工作,產生的優勝企業或項目按一定比例入圍晉級賽。

  3.晉級賽(2023年8—10月)。每場晉級賽的相關場景比賽遵循專業評審、擇優晉級原則,從三個組別分別角逐出晉級名次。各地已入庫市(區)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團隊項目優先進入晉級賽。晉級賽應在9月30日24:00前完成入圍總決賽的項目評選工作(推薦項目應有名次排序,應用場景測評數據,供總決賽參考)。晉級賽舉辦地點和時間另行通知。

  4.總決賽(2023年10—12月)。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科學家和投資機構負責人對入圍總決賽項目進行評議打分,采用技術標準測評、路演答辯及展覽展示等主觀和客觀評價方式,最終角逐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項目。按照組委會評選要求,總決賽應在12月15日前完成頒獎表彰系列活動,并選拔入圍“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百強榜”??倹Q賽具體組織方案另行發布。

  五、獎項設置

  1.本賽道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其中每個組別特等獎評獎指標不超過參賽報名數1%,一等獎評獎指標不超過參賽報名數1.5%,二等獎評獎指標不超過參賽報名數2%,三等獎評獎指標不超過參賽報名數3%,優勝獎評獎指標不超過參賽報名數5%。

  2.本賽道設置最佳組織單位獎、最佳帶隊導師獎、最具商業價值獎等若干單項獎。

  3.獲得特等獎項目的指導教師為“優秀創新創業導師”(限前三名)

  4.組委會在賽事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公示選拔賽、晉級賽與總決賽的獲獎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圖片

附件2:

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揭榜掛帥”產業命題賽方案


  大賽聚焦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推動以“揭榜掛帥”為代表產業命題賽道,聯合大型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具有鮮明地方產業特色的地區或園區、各重點實驗室等共同發起產業命題賽,將有效推動領先科技成果與企業應用需求的對接落地?,F將命題賽方案制定如下。

  一、目標任務

  1.發揮開放創新效用,打通產業、高校院所智力資源和企業發展需求,協同解決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技術、管理、人才等現實問題。

  2.引導產業需求,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促進參賽團隊創新揭榜比拼,加快實現人工智能生態伙伴的業務聚合、資源聚合和戰略聚合。

  3.立足鏈主企業自身發展,找準制約當前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及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讓人工智能各方主體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落地找到新方向。

  二、命題征集

  1.針對企業開放創新需求,挖掘鏈主企業在基礎創新、源頭創新和自主創新方面的真問題、真需求,面向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以及大型國企或央企征集命題。

  2.企業命題應聚焦國家“十四五”規劃戰略新興產業方向,倡導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圍繞主題賽道對應的產業、行業及應用領域,基于企業發展真實需求進行申報參賽。

  3.發揮命題企業在國家資源和科技平臺的合作機會,建立行業頭部企業與科創領軍企業的命題項目庫。鼓勵廣大央企、國企和人工智能企業、行業機構等聯合命題。

  4.命題企業有能力且有意愿對推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健全和壯大產業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5.命題企業可自設揭榜獎金,大賽優先協調參賽團隊在知識產權、數據支持、場景開放、顛覆性技術和創新聯合體與命題企業達成合作。

  6.命題內容須合規合法,弘揚正能量,知識產權清晰,無任何不良信息,無侵權違法等行為。

  三、 參賽要求

  1.參賽選手須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參賽項目為剛進入創業階段的初創企業,參賽項目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未滿3年(2020年4月30日及以后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且為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1/3,參賽團隊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51%。

  2.參賽項目具有成熟的產品、商業模式,以及較強市場競爭力;參賽項目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3年以上(2020年4月30日前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且為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已實現1000萬元以上銷售收入,或累計融資額超過3000萬人民幣(需提供相應證明材料);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15%,參賽團隊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每支參賽團隊只能選擇任意一個場景的不超過5道賽題參加比賽,允許企業創新聯合體、高校師生共同組建參賽團隊,每個團隊的成員不少于3—15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揭榜答題的實際核心成員。

  4.參賽團隊所提交的命題對策須符合所答企業命題要求。參賽團隊須對提交的應答材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物權。

  5.所有參賽材料和現場答辯原則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語言需求,請聯系大賽組委會。

  四、賽程安排

  1.征集命題。請命題企業于2023年4月30日24:00前進入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服務網(網址www.cicas.cn),進行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產業專題賽道命題申報。如申報命題入選,申報企業再將加蓋企業公章的命題申報表(紙質稿)寄送至大賽組委會備案。

  2.榜單發布。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對企業申報的產業命題進行評審遴選。入選命題于6月上旬在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服務網(網址同上)公開發布和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微信公眾號公開發布。

  3.參賽報名。大賽組委會負責審核參賽對象資格。請命題企業、高校院所及參賽團隊登錄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服務網(網址同上),查看校企對接的具體流程,積極開展對接,確保供需互通。參賽報名及解決方案提交時間為2023年7月6日24:00前截止。

  4.重點推薦。各地區科技部門圍繞地方優勢產業,結合榜單需求,高效、精準深入企業、創新孵化機構等發現核心技術苗頭,重點挖掘和組織推薦,并對項目進行合規性審查,確定審查合格項目名單報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審查合格項目名單報送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31日24:00前截止。

  5.項目初篩。由大賽組委會組織相關專家,采用全方位評議模式,對各地方審查合格項目進行初步篩選。于9月30日24:00前完成入圍項目遴選與推薦工作。各地推薦項目應有名次排序,供選拔晉級參考。

  6.選拔晉級。各地結合參賽報名等情況自行決定,以現場比拼方式決出優勝者,項目評審可邀請出題企業的專家評委共同參與?,F場比拼舉辦時間為2023年10月20日24:00前截止。

  7.決賽比拼。入圍總決賽項目通過現場路演、產品展示和專家問辯等環節,于12月15日24:00前角逐出各類獎項。優先推薦科技部“全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具體安排與大賽整體安排保持一致。

  五、獎項設置

  本賽道設置特等獎10個、一等獎20個、二等獎30個和三等獎40個。

  組委會在賽事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公示選拔賽、晉級賽與總決賽的獲獎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六、其他說明

  1.大賽組委會不保障所有命題均可揭榜及提交對策滿足命題企業要求。本屆大賽未獲揭榜的產業命題,經命題企業同意,將在大賽平臺持續發布,可申請參加下一屆大賽。

  2.命題企業需遵守大賽的規章制度,按照大賽的流程和要求參與大賽的相關活動。鼓勵企業和高校院所在賽后積極啟動項目對接會,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用產業化落地。


此文關鍵字:

相關資訊

久久五月天和激情网